晋祠际山枕水,古木参天,殿阁林立,亭台相间,自然山水与人文遗存交相辉映。武俊杰 摄
中新网太原11月30日电 题:千年皇家园林晋祠:老景区焕发新活力
“三晋之胜,以晋阳为最。而晋阳之胜,全在晋祠。”冬日的晋祠,仍有一丝绿意。晋祠际山枕水,古木参天,殿阁林立,亭台相间,自然山水与人文遗存交相辉映。
30日,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,中国新闻网、山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“江山如画”网上主题宣传活动(山西)采访团走进晋祠,感受跨越千年的历史之美、文化之美、自然之美,体验老景区焕发的新活力。
30日,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,中国新闻网、山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“江山如画”网上主题宣传活动(山西)采访团走进晋祠,感受跨越千年的历史之美、文化之美、自然之美,体验老景区焕发的新活力。武俊杰 摄
周柏、圣母殿、鱼沼飞梁、侍女像、难老泉……晋祠的每一处都吸引采访团成员认真感受、拍照打卡。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Plus记者高玉洁说,晋祠四时之景不同,冬季的晋祠让人感到庄严肃穆,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,有一种与古人对话的感觉,“不仅是美景,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感”。
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、晋水之源头,为晋国宗祠。它肇始于西周、孕育于北朝、发展于隋唐、成熟于北宋、扩展于明清。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、跨越时代最长、保存最为完整的祠庙式古典园林,晋祠是一部记载着三晋历史的线装书,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髓。
30日,“江山如画”网上主题宣传活动(山西)采访团走进晋祠。图为采访团记者正在参观难老泉。武俊杰 摄
1961年,晋祠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2001年被评定为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。如今,这座“老景区”有了“新表达”,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群体前来游玩体验。
近年来,晋祠博物馆深挖三晋文化内涵、依托晋祠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,创新引领文化遗产与传承,形成连接遗产精神与当代价值、传统文化与现代功能相融合的综合“体验式”旅游体系,赋能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晋祠博物馆副馆长邱萍介绍,该馆打造的“晋心远扬”——晋祠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体验综合项目,主要包括实景演出、文化节事、沉浸体验、数字展示、研学互动等七大类,逐步完成从静到动,从传统观光到体验游憩的系列转变。今年,该项目被评选为“2022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”。
晋祠国风文化节(资料图)。高雨晴 摄
作为上述项目活动之一,晋祠国风文化节自2020年启动以来,至今已举办四届,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该活动通过创新、时尚的方式,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潮流色彩,现已成为山西国风文化的一张名片。
此外,晋祠博物馆与太原市话剧团联合打造的原创话剧《唐风晋韵话晋祠》,同样受到游客青睐。该话剧以晋祠历史和传说典故为背景,将历史与戏剧艺术完美融合,带领游客沉浸式回眸晋祠千年,探源三晋文化。
游客参观晋祠圣母殿、鱼沼飞梁。高雨晴 摄
邱萍说,“今年共演出60余场,反响热烈,受到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,话剧以舞台艺术的新形式,加深观众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认识,进一步传承与推广历史文化,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,提升国际影响力。”
在打造景区特色文化的同时,晋祠也在加强景区设施建设,目前正积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
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办公室负责人赵涛介绍,晋祠天龙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是太原市重点项目之一,主要包含景区基础设施改造、景区周边环境整治、晋祠大循环水生态修复等六大项目。
“今年6月28日,晋祠天龙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通过了国家文旅部组织的线上景观质量验收。”赵涛表示,下一步将抓紧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,加快资源整合,加大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,实现景区服务质量的跨越式提升。
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,中国新闻网、山西省委网信办主办,临汾市委宣传部、临汾市委网信办、太原市委网信办、晋中市委网信办、中国新闻社山西分社、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山西分公司共同承办,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。(完)
中新社澳门11月30日电 (记者 李亚南)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30日发布消息称,第十二届内地与港澳法律研讨会当日在澳门举行,就“一带一路”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。
研讨会由中国法学会、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、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共同主办。出席研讨会开幕式的嘉宾包括澳门特区政府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、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黄柳权、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王其江、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,以及内地及港澳特区的专家学者、社团、律所和法学院校代表等约300人。
张永春致辞时表示,是次研讨会对于强化“一带一路”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法治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法律界需要重点在“一带一路”争端预防和解决方面作出更多理论和实践探索,一方面要携手各方开展“一带一路”法律交流,预防和减少法律风险;另一方面要引导参与主体依法化解争端,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,为公正高效便捷地解决争端提供制度保障。粤港澳三方须在中央政府的协调下推动机制对接和规则衔接,不断破解其中的制约因素。未来澳门特区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,为“一带一路”和大湾区建设作出更多贡献。
是次研讨会共分为三个议题,分别为“充分发挥香港普通法和澳门大陆法系的制度特色,为‘一带一路’建设提供更好法治保障”“加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法治建设,推动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”和“用足用好港澳法律服务优势,助力中国企业‘走出去’”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