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澳门11月30日电 (记者 李亚南)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30日发布消息称,第十二届内地与港澳法律研讨会当日在澳门举行,就“一带一路”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。
研讨会由中国法学会、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、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共同主办。出席研讨会开幕式的嘉宾包括澳门特区政府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、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黄柳权、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王其江、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,以及内地及港澳特区的专家学者、社团、律所和法学院校代表等约300人。
张永春致辞时表示,是次研讨会对于强化“一带一路”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法治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法律界需要重点在“一带一路”争端预防和解决方面作出更多理论和实践探索,一方面要携手各方开展“一带一路”法律交流,预防和减少法律风险;另一方面要引导参与主体依法化解争端,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,为公正高效便捷地解决争端提供制度保障。粤港澳三方须在中央政府的协调下推动机制对接和规则衔接,不断破解其中的制约因素。未来澳门特区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,为“一带一路”和大湾区建设作出更多贡献。
是次研讨会共分为三个议题,分别为“充分发挥香港普通法和澳门大陆法系的制度特色,为‘一带一路’建设提供更好法治保障”“加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法治建设,推动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”和“用足用好港澳法律服务优势,助力中国企业‘走出去’”。(完)
中新网西宁11月30日电 (记者 孙睿)记者30日从西宁海关获悉,由青海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制造的大于35KG大型动力锂电池包搭乘航班抵达德国法兰克福机场,实现了青海省国产大重量动力锂电池首次航空运输出口。这是中国目前空运重量最大、单件能量最高、电池监管要求最严的锂电池空运出口。
图为“青字号”锂电池搭乘飞机实现出口。 青海弗迪电池有限公司 供图
青海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刘杰说:“随着‘一带一路’的建设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,我们公司与‘一带一路’共建国家的贸易越来越频繁、出口量激增,但是我们的出口锂电子电池为危险品,其危险程度高,出口前检验监管流程复杂,对我们企业拓展对外贸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。”
西宁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,针对该企业反映“危险程度高,出口危险品检验流程复杂”的难题,西宁海关所属西海海关的工作人员认真研究出口危险品监管政策,从危险品包装的防爆测试,到危包使用鉴定进行了全流程跟踪监管。为帮助该企业的锂电池顺利出口,西海海关实施“一企一策”,积极为企业提供锂电池出口相关政策法规服务,通过对申报资料提前审核、采信第三方合规检测机构报告等方式,使企业一次性顺利报检。
“我们对出口锂电池的危险货物包装进行严密的现场监管和检验,完成相关鉴定后出具了《海关出境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》。”西海海关工作人员说。
西宁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锂电池出口A99项目顺利监管完成,标志着青海省高端锂电池设备开始以空运方式进军国际市场,以更加快捷、更多途径的方式打通“青货出海”新渠道,助力“新三样”成为青海省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。(完)